【定期赠送实体书籍】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南北的猫”

使日十年

读书评论:
  • 千无千
    09-08
    在当下急遽变化国际环境下,越是促使大家在思考外交的核心和意义?外交是发声明?外交只有指责?外交只有高声疾呼?外交只有斗争?格鲁的使日十年,虽然每一个日记的片段里面对事件不同,面对的危机程度不同,但有一条外交官的主线是明晰的,格鲁首先是一名讲解员,她在了解驻在国的境况、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又设法江他本国的意图希望和要求告知出使过的政府和任命,而这种讲解很大程度上不仅仅是通过口头和书面的语言来实现的,它是一种类似于X光的语言,它在表层下振动,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所以这本书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可以让我们跳脱几笔勾勒的大事件,回到外交中“人”的本质因素上来,它可能是来自于一场宴会的共同记忆,可能是来自于一次高尔夫球的进洞,可能是来自于一次具有仪式感婚礼,在最终开战之前,格鲁都在遵循着这条主线。
  • John kramer
    04-16
    本想着把最近手头的所有近代中日关系史读完写个长的,不过发现书单越拉越多…这本书很多资料都引用了,当然我是从来不太完全相信政治人物有意出版的日记的,二战胜利后的书必然是为美国二战后国际秩序服务的,不过德鲁大使可以说是日本最疯狂扩张时期日美关系如何变化的亲历者,他的记述也必须要读一读。日本二战前诸多问题的根源还是军事扩张的野心,不走和平发展道路,当然会四处树敌导致战争,当然这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从当下观之我们人类其实在一点一点进步。
  • Mantus
    02-05
    史料价值比预想的低。在格鲁看来,外交是第一道国防,战争的爆发意味着外交的失败,然而他在日本的十年正是一个外交被击败的过程。故而也不必期待有多少洞察先机的分析,反而可以偷笑一下原来外交官很多时候也是当局者迷,用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最好奇的是,格鲁在欧战爆发后一再撇清自己所作所为与“绥靖”的关系,但两次大战间和平主义指导下的外交实践,会否不可避免地导向所谓的绥靖?以及,格鲁认为大使的要务在于向出使国如实、全面地表达本国民意,全书也多处可见他对报界的关注,他是否高估了舆论的力量,而忽视了精英通道之间的恒久影响力,或者说本书毕竟是摘编,这是有意取舍后的结果呢?P.S. 本书的印刷编校瑕疵略多,对不起应有的定位,字数所限,列几个页码:285 332 480 571。
  • 江州穆瑾
    01-21
    纯日记
  • 劫断
    12-20
    从书中窥见战争的波澜如何酝酿,继而以风暴之姿席卷世界。
  • 小时候我很可爱
    01-28
    外交者 发言人的无奈
  • nico
    08-01
    半天时间一气看完这本百年前美国驻日大使的日记,拉拉杂杂窥得一鳞半爪:民粹横行消灭政府内冷静力量,狂热且对对手缺乏了解造成国际形势误判,资源焦虑和贪婪,纵暴摧毁国际形象,美国经济极限施压加速战争爆发。时光一晃就百年呐…
  • 测海
    06-25
    以美国外交官的视角见证日本一步步走向战争,格鲁作为驻日大使,第一时间记录日本每天发生的一切,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心态变化(包括天皇、政要、军官、士兵、民众、外国使节等),将每日重要事件如实记录,附以当下所思所想,所预测之事,无论对错,悉数呈现。不仅记录日本,也提及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等国间的政治博弈。
  • 跳伞塔
    06-24
    美国驻日大使格鲁第一视角的美日关系史,细微但不琐碎,体现出美国在外国研究中对政治层面、经济层面、军事层面、文化层面、社会层面等方面事无巨细的严谨态度。
  • 经济人读书会
    07-02
    徐瑾推荐:《使日十年》是经典了,谈二战和日本,绕不开的。这次据说全译本,书本身文献价值和阅读趣味都不少,更不用说时代的重叠,让人感慨。格鲁在日本多年,总被介绍为亲日,其实他的观察,全然也是为了美国决策。后人习惯说美国对日本(世界)缺乏了解,并不尽然。
  • lolita83
    03-08
    上个世纪三十到四十年代美国驻日大使的流水账 让人感慨的是那个时候就已经在强调各国经济联系紧密 战争会给各国带来损害 然而战争依然发生 可见经济的紧密联系并无阻止战争的作用 很多时候是为了一部分人的利益而绑架整个国家而发动战争 另外吐槽这个大使的日常 打高尔夫 看戏 发表演讲 和其他大使或者日本外务省官员吃饭交换八卦 偶尔回国休假 直到珍珠港事件爆发也完全没有嗅到任何有用的信息 真是爽啊
  • 老骥
    01-17
    以美国驻日大使约瑟夫·格鲁十年中(1932--42年)的日记为主,另含部分电文、报告、演讲稿等史料。从中可获得很多真实信息,了解这段特殊时期历史。格鲁为使美日友好,尽力周旋,力求对信息分析客观。但毕竟屁股决定脑袋,有时被小日本人所忽悠。1941年初美国就获得了日本有可能偷袭珍珠港的谣传,而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前一天美国总统还非常罕见地给日本天皇写信陈述和平意义,这说明美国应该早就掌握了日本偷袭珍珠港这一信息。一旦坐等成真,便战争开启!美国为避免战争,一再让步和妥协。日本则步步为营、紧逼。美国的一再忍让难道不是日本日益疯狂的原因之一吗?我们也看到,美国只仅关注自己的利益。本书录入信息是有选择性的。出书时间为1944年,一些涉密信息和错误信息肯定不会录入。无论如何,本书还是值得一读。
  • 烟斗客甲
    07-21
    1932年-1942年在日本担任大使的日记选编,按时间顺序,忠实纪录不论对错坚持不懈,为世界和平奔走;德国初期胜利让日本军国主义者醉酒了,呼吁美国当局注意;本书想提供准确认识日本的看法,日本军队的心理和气质处于中世纪,而日本社会的多元性也是确实的;1932年5月16日日本首相犬养毅遇刺,军部如脱缰野马;日本很奇怪的是私人很友好而又对美国怀有敌意,尤其仇恨史汀生,甚至认为如果他离开国务院美国态度会不同,日本人的满洲人民自决立国论完全是掩耳盗铃,讽刺的是在日本认为天经地义;日本对外战争没有败过正在走上大失败之路;日本像个紧张的小孩,打了别人心虚怕被骂,军人尤其如此,但看看没事就想再去惹事;军人会干出民族切腹的事来,军部宣传很癫狂会把日本引向民族自杀之路,军队不时传出要刺杀老臣的消息……
  • -吉游-
    12-04
    如果认为现在国内就处于上世纪30年代的日本的人,建议看看这本当年驻日大使的日记,很明显能看出现在的中国和当年的日本是截然不同的
  • 阿布
    07-29
    网上看到Getty Image的珍珠港事件前日本驻美使馆人员烧文件的图,在图书馆偶遇此书但没找到,倒是这位大使在日本向他通报宣战后烧了电报和密码,另外收音机都被日本警察搜走了。开战前他向日本人抱怨日本报刊骂人太猖狂,此人称“狗一受惊就会狂吠”,但大使受不了诸如《东京日日新闻》骂美国“犹如一个娼妓在阴暗角落窃窃私语”。566页将平安夜和圣诞节日期写成了2月24-25日,571页又将1942年元旦写成了1941年…这本已成公版书了吧。
  • 陈小憨˙Ꙫ˙
    04-18
    不管日本政府是怎么想的,反正军部和此间的其他极端分子都是把当时的世界形势视为实现其扩张野心的理想时机。德国的连战连捷已如烈酒一样,使他们陶醉如狂。他们还坚信英国会垮台。他们深信德国很快就会得胜,应趁德国还在默许日本扩张的时候,赶在德国海上实力终必加强因而可能阻碍日本扩展其东方霸权之前,先巩固日本在大东亚的地位,如此方为上策。这些人尽管一直都在密切注视美国的态度,但他们总是严重低估美国,认为它不会做出什么有效的反对。无论在朝在野,开明人士又都一直没有约束极端分子的能力。1940年9月,日本作为正式的一员加入了轴心国集团。一是促进向南扩张;二是借此警告美国。美国没有被吓倒,依旧保持其坚定的立场,反对日本在远东的侵略。如此一来,两国终究难免一战。于是后来,日本袭击了珍珠港。
  • cwp987
    04-29
    回首在波澜中的日常
  • 言不及我心
    05-10
    2020-5-1(2020-49)一茬一茬的那个倒台,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松岗,格鲁着墨也多。格鲁的使日十年正像他说的那样“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有很多印象深刻的小段:比如中国外交官的衣着;两个日本人救助落水的领事馆小狗;日本小朋友捐款给美国地震;以及关于日本是小孩论......
  • 夕颜
    08-30
    这个驻日大使我也做的,日常工作有:打高尔夫、参加宴会和酒会、看戏、发表演讲、剪彩,约见某某大使,倾听某某小道消息,时不时回国度假。关于日本情报干货很少,面对日本人有意的掩饰和拖延,他也没有提供什么卓有成效的建议。实在是一本很枯燥的日记体历史著作。
  • 甲骨文图书
    03-24
    正如本尼迪克特乃是因美国当局要求写就《菊花与刀》一样,格鲁日记的出版也是意在为美国军政当局处理战后局势提供参考。格鲁的观察着眼当时日本政治、社会的种种细节,以及每一个打过交道的日本人。——沙青青,本书译者,著有《暴走军国:近代日本的战争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