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赠送实体书籍】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南北的猫”

善心女神

读书评论:
  • 不靠谱小姐
    07-12
    没读完。。。实在是没有耐心读下去了。故事性不强,通篇都是政治人物或者形势的描述,太容易让人失去耐性,太冗长了。没等到主角变成恶魔,我就放弃了。
  • 神奇
    02-09
    带有魔幻色彩的历史小说
  • 脑仁味的草莓
    11-26
    从理想主义者变为魔鬼,人的内心会经历怎样的转变与折磨?
  • 本质鳖屎eznf
    10-18
    阅读过程非常不轻松,因为对二战史缺乏了解增添了阅读难度,大段直白的残忍描写又屡屡看得我头皮发麻。明明是伪回忆录的写法,字里行间却鲜少有回忆录的感觉,这是我比较不满的地方。有很多段文字触目惊心,尤其是那些思想上的碰撞和发泄。泯灭人性的行为背后,是一整套严谨而富有逻辑的政治系统在支撑,因为太完整,连官僚、腐败、投机、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等等都充斥其中,而体制一旦运转起来了,一时半会儿是停不下来的。本质上这也是一个《纸牌屋》式的故事,只是被作为筹码的生命实在太多。这不是人类史上的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再刻骨的浩劫也会被遗忘,人性总是无比脆弱的。
  • 烟雾缭绕
    10-18
    将近一千页,翻译也是乱乱的,翻的很拗口。本来是打算国庆翻完,但一拖再拖。二战德国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好多人都熟悉,但本书主角这么详细细腻的讲述大屠杀的细节,还是能让我看的想吐。特别是本书还讨论了,一个个个体,在大屠杀中的所作所为。主角也绝不是个好人,但他在当时却是个优秀的党卫队军官,克忠职守,尽职尽责。而且最终还靠着杀害多次帮他逃脱厄运的好朋友托马斯又再次逃脱,战后还摇身一变成了法国人,逍遥过日。在国家机器下,如果国家和政府在做坏事,那忠于职守的人有罪还是无罪?
  • 城隍山下
    03-02
    那对“每次都能适时出现的正直警探”略显突兀
  • 哈德良
    01-07
    毫无疑问的经典之作。自始至终,笔力不堕。儿童、女人不宜。有些场面,过于血腥暴力。毫无疑问,作者的文笔、思考、境界都是一流的。
  • 诗与胡说
    05-21
    前面非常累赘,托马斯是一位骑士。主角是一个伪君子。从小开始的经历和他姐姐的乱伦已经注定恶是他的天性。当头脑被恶控制,妄想再多的善都是自我欺骗。
  • 石室嗜食诗士
    05-12
    本书与瓦西里·格罗斯曼的《生活与命运》可视作相互观照的一体两面,后者主要从受苦的角度追索,前者则是从作恶的角度细究。“战争当然结束了,而且世人也都得到了教训,这种事不会再发生了。然而,您敢确定世人真的得到了教训?您真的确定这种事绝对不会再发生了?再说,您真的百分之百确定战争已经结束了吗?”"我们一遍遍地从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去解释这种荒诞的邪恶,解释普通人为什么会参与其中,但是解释完之后我们又总是感到不满足,又不断去寻找新的答案,似乎如果我们真的完成了对它的解释,这种理解本身也构成对受害者的背叛。"尤其建议各色卫兵必读此书,在授勋仪式上捏元首的鼻子那段真令人忍俊不禁。
  • nibuzai
    12-31
    看到600多页实在看不动了 不明白好在哪
  • nowhereman1
    11-13
    又一本特别出彩的大作,这是一个美国人用法语写的德国人的故事,纳粹德国的党卫军突击队长并不都是天生的杀人恶魔,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普通人,但在无情的命运裹挟之下和他们的整个民族一起参与了一场没有回头路的豪赌,犯下可怕的罪行,国家的现代化恰恰能够保证大屠杀能够完成,这样的矛盾让人类在19世纪树立起来的美好梦想在20世纪全部化为泡影,这么残酷的书是不是得好好看看?
  • 看不见的城市
    10-05
    4.5星。恶之生成与在场。挺荣格尔的一部作品(作者应该有读过《钢铁风暴》,有趣的是荣格尔在这部小说中也有“登场”),“漫游”的部分又有点像塞利纳和马拉莫泰的混合。哲学文学艺术与音乐都无法解救亦无从解答,沉沦肉欲也无济于事(年度最烂性描写真的笑死~),完了,一切都完了。PS新版没有用鱼中鲜译本,加0.5星。
  • d
    04-06
    长篇累牍
  • 押沙龙
    04-16
    一个人为了活下来所做的那些努力不应该被外人拿来批判与指责,前提是他处于一个同样毫无规则和无比疯狂的世界。
  • 大船
    08-31
    这是一个没有经历过二战的类似党卫军的人回忆录……
  • 眼泪流回去
    12-05
    史上最漫长的预售-----两个月!请不要这么玩弄读者!
  • 某四
    12-16
    【2019142】在这部从头到尾都叫人毛骨悚然的“党卫军军官二战回忆录”中,你将身历其境般地目睹集体的狂热与人性的泯灭,读来有强烈窒息感……书中常有合理化大屠杀的“宏论”(比如第三章中布洛贝尔在自己寿宴上发表的关于“为什么女人和小孩也该杀”的长篇歪理),既是对纳粹德国战争暴行的逆向反思,也是对种族灭绝及其黑暗历史的全面回顾和超大型犯罪心理学分析。主人公是个精神分裂者吗?是也不是。他的非理性时刻永远那么可疑,如同选择性失忆,总觉得他是那种极端环境下最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行恶之人总有借口,总有。最可悲哀的还有,智识与敏感未必可以拯救一个被异化的知识精英。总之战争是对所有人的惩罚,以及,警惕极权。#每月打卡#
  • 逆行的云和海
    03-18
    小gay们快来学学,教你们如何打着哲学的名义泡心仪的直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