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赠送实体书籍】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南北的猫”

给好奇者的暗黑物理学

读书评论:
  • Jesper
    01-29
    这本书归于科普实在太过勉强,阐述观点的条理性比姊妹篇差远了,看完了我其实还是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观点。只能讲,论述角度独特,但也仅限于此了。。。
  • 深情的艾老师
    03-26
    黑,一定是因为光的完全缺失。但是在物理学中,黑却有特殊的意义。黑体并不一定是黑色的,黑洞也与颜色无关:它只是无法被看到。夜晚,只是对于我们是夜晚,因为我们的眼睛是黑暗的。黑洞既不是洞,也不是黑色的,它的边缘是灰色的。当秘密非常巧妙的时候,它们就隐藏在光明中。
  • 藤条响
    12-31
    黑暗这两个字,组合起来好像是个压抑的词,拆开却各有各的意味。读这本书给我一种在水里漂着抓不到浮木的感觉,哲学看不明白,物理学也看不太明白,越看越不明白。
  • 12-25
    理解这个题目,所以太明白这本书的定位了。对爱伦坡和波德莱尔的引用符合我对本书的期待。
  • 废人王亮
    10-07
    本书的一大特色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但遗憾的是两者之间的联合不是有机的,而是拉郎配似的,大量的法国哲学,艺术混杂在科学叙述中,并没有增进加深和拓展读者的理解,反而起了反作用。
  • 徐云龙
    10-15
    黑洞、黑体、暗物质、暗能量,这些宇宙中最令人少奇的对象,为什么它们的名字里都带着“黑”或者“暗”?这是巧合吗?这本书从这个角度切入,很新鲜。讲故事一样科普了这些物理概念的由来,还带来了文学、哲学、心理学等跨界的多元分析令人耳目一新。
  • 我的玛吉阿米
    11-06
    终于知道了黑洞、黑体、暗物质、暗能量,这些名字为什么都带“黑/暗”两个字
  • 壹迟
    02-06
    从科学、文学、哲学、艺术乃至语言学的角度诠释“黑”。逻辑稍显混乱,但总得来说还是非常惊喜。
  • 张涯舞
    01-13
    在宇宙学的尺度,人类的思想,特别是哲学,还跟得上吗?黑暗中隐藏的未知,吸引人类的探寻脚步,这一点无疑是壮丽的。除了光明,黑暗自有格外的诱惑。漆黑的夜里,乌鸦在飞翔。~~这就是黑暗的魅力,无法看见,也无法描述。
  • Dead Fingers
    11-09
    非常酷的一本宇宙通识读本,插图就让人脑洞大开,对高深的物理学术语和概念名词追本溯源,像这样物理学和哲学结合的书真的不多见!200多页看下来,宇宙观得到了一次升级体验。
  • 炸炸
    11-02
    在物理学中,黑色有特殊的意义。黑体并不一定是个色的,黑洞也和颜色无关:它只是无法被看到。黑被归类为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物理现象,这个特点因现象而异—天空的黑和暗能量的黑不同,但是观察的难度也会严重影响归类的结果。
  • 刀叢中的小詩
    12-22
    黑色自是一种永恒。生命只是火柴擦亮的一瞬。在所有的颜色中,唯有夜的渗透是如此,呼吸是鱼缓缓吐出的水泡,以致白色的身体在黑暗中带着一种隐秘,还有我的好奇。读《给好奇者的暗黑物理学》,我开始想念夜空中那些透明的黑,属于你的身体内部的黑,迷之漩涡中令人晕眩的黑,还有随着时间慢慢沉淀的黑,不再幻想的黑,可以哀悼的黑。
  • 向左向右也向前
    11-10
    读了三分之一,果断弃。完全不是大众科普,讲述顺序混乱不堪,物理部分主要罗列信息,哲学部分多半自我陶醉。两者以不明确的规则交叉出现。旁征博引和思维游戏本不拒人千里,没有考虑一般读者才是根源。特别备注:原书名直译为《黑色的物理思想》,严重怀疑本属专著。
  • 慕小雨
    11-29
    你说的黑是什么黑,白又是什么白,从黑体到黑洞,从暗物质到暗能量。书里是最新的研究理论,当然还结合了不少的神学以及哲学。读起来是有点难度,不过相较于普通的科普书籍,更有一点文学的美感。我们仿佛还在宇宙黑暗的子宫中,一切都还有待积极的探索和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