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赠送实体书籍】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南北的猫”

直觉泵和其他思考工具

读书评论:
  • 今安在
    07-22
    絮絮叨叨没讲清什么有价值的,感觉是讲述方式不行,弃了
  • 哭之笑之
    05-01
    哲学天赋:逻辑与思想实验。主要读了通用思考工具~丹丹好玩~“一般来说,如果一个长期存在的争论似乎无法取得进展,双方都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正确性,往往是因为他们都同意的某个东西其实是错误的。两方都认为这是明摆着的事,是不言而喻的。发现这些不可见的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因为对论战的专家们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东西,对于每个人来说也都是如此。所以你最好睁大眼睛去找出被双方共同默认的错误假设。这个建议不一定总能奏效,但至少当你有意去寻找,而且对目标是什么心中有数的时候,成功的可能性会更高。”
  • deltaforever
    11-28
    太值得一读了,学会在脑子里做思想实验,这是一种高级技能啊!
  • Hier Tanze
    10-02
    好不容易才从图书馆预约系统里排到这本书,读下来十分失望。所有直觉泵里最喜欢的是如何撰写对他人的批评,步骤十分受用,其它的工具都挺无感,有些感觉太浅薄。最大的问题大概是方法论这一形式与丹尼特自己的私货没有区分开来吧,而且写作得繁芜冗杂,许多问题又过于简单化。最后丹尼特讲只需要关注10%的精品,又提到,只有阅读90%的垃圾才能知道精品的意义何在,所以他的观点到底是要读还是不要读那90%?这实际上也表明,这些“定律”本身只提供一个立场,你需要在面对具体问题时灵活应变。对工具的揭示本身最大的价值不是让我们学会利用,而是让我们开始反思我们对待事物的方式。
  • 井中月
    05-31
    比较大的收获是这个书名。 内容艰深而无新意。
  • 不懈不戒
    07-08
    也是蛮不容易的,为了便于讨论一些复杂抽象的议题而设计出的思想工具,本身解释起来却已经足够复杂抽象了。有时出于哲学家的严谨,还要不厌其烦地在字里行间辨析它的局限、分歧与差异,读后感觉有点买椟还珠的意思。
  • 魏知超
    01-07
    几乎每一页都在说“你看,我们哲学家有多聪明!”
  • 干煸肉丝
    11-28
    并非一本工具书,主要通过例子的方式介绍了心灵哲学的重要概念和议题,意识、意向性、意义、自我、自由意志。 平心而论,大懵懂理解三成,之后有决心再回来温故一下吧
  • froggy
    04-06
    一共77条,良莠不齐,按5分制打分,平均3.38分。作者想讲的太多了,以至于显摆知识,冲淡了重点。
  • 刘一颓
    12-09
    1.丹内特牛逼!2.承包了我两周的睡前时光。3.内容丰富,通俗,富有启发性。4.翻译有些小瑕疵,不过整体上可读性很强,有些译名是花了心思的。
  • 小斯
    06-18
    推荐序吹得天花乱坠,结果很一般,这书读的人很不爽,抛出一个很有趣的话题,本来以为他会深入讲,然后,没了。而且很啰嗦,通常讲着讲着就不知道他在讲什么了。读得超级累。
  • 小林酱
    04-20
    我承认他这本号称“人人都能懂”的天书,我只看懂20%。第一部分通用工具基本上能懂,后面的各种泵,正如部分网友说的,“曾经深爱汇编语言的我都看晕了,所以文科生不要觉得自己笨,随便找本单片机原理比他讲的清楚。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东西,越说越乱……作者想讲的太多了,以至于显摆知识,冲淡了重点。”我很怀疑那些“拍案叫绝”的读者们,是真的看懂了,还是只是“觉得”牛逼?如果专业的汇编语言专业读者都觉得作者在扯淡的话?这本书更让我肯定了一点:哲学家就是一群没用的不说人话的东西。
  • Joan
    02-20
    先吐槽翻译。怀疑译者是否完全理解了原文。作者尽量使用轻松诙谐的语句(实际上很啰嗦,翻译出来的一段段却很尴尬。同时译者的中文表达能力,连通顺流畅都做不到。这样的译文印成书交付读者不心虚么。再吐槽丹尼特。空调冰箱什么的难道不是可编程控制器,关虚拟机什么事。计算机那一章,明明就是最基本的原理,曾经深爱汇编语言的我都看晕了,所以文科生不要觉得自己笨,随便找本单片机原理比他讲的清楚。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东西,越说越乱。另外,读者不关心你那个学术圈子发生了什么。把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遗传学的研究代入到哲学,在意识或自由意志方面并没有新发现,就是告诉大家,没有什么是神奇的,只是我们还不知道。无聊么。关于人工智能,机器可能有原生意向,音乐制作机器也能做出令专家满意的作品,所以机器也可以艺术创作?这真是很扯
  • 11-28
    思想实验的技巧嘛,用新词汇就是新概念了。陈嘉映在序里说的很委婉,他说可以通过一段时间读一两章来解决本书的芜杂问题。而我觉得作者用罗列的方式写书本身是没有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的(虽然文笔都很通俗),方法论这种东西很难通过训导得到,基本要靠自己多用才能体悟。一下子给人70多个技巧,那别人只能把书当百科词条看了。作者也没专注让读者自己学到自己的直觉泵的技巧。以前很喜欢多科学的噱头,但是现在对这样的做法有些害怕,因为作者往往会在本职专业的基础上对所用的其他学科知识有过度的解释和构建,说白了就是什么学科到嘴里都一个味儿了。而且如果不精通其他的学科,往往只能用别人的结论,并不知道这个结论如何而来,有几分可信,这个结论在学科中是个什么地位。总之,我还是老老实实学习吧。
  • TTIM
    10-17
    说句公道话,全书一共77个思考工具,算下来一个不到2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