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赠送实体书籍】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南北的猫”

邻人

读书评论:
  • 测海
    11-23
    篇幅短小,内容厚重。以平静的叙述和发人深思的议论、思考,揭露那段惨痛的记忆,也敲打着每一颗善良的心灵。
  • 解除武装的先知
    11-30
    这本书长的特别精巧,透着可爱,但书里的内容却是残酷的。作者试图展现出犹太人和波兰人在和睦相处并无迫害后者的前提下是如何被虐杀的,人既有善良的天性同时也有作恶的本愿,社会风气引向哪里,哪种天性就会展现。当集体杀人时,每个个体都更容易替自己辩解、更容易将自己的暴行正当化,更容易原谅自己,也更容易将对方妖魔化。
  • purespringsxt
    12-15
    看书的时候被那种愚昧和暴行震惊了,有时候甚至觉得恶心,集体之恶也是恶,不能因为法不责众就忽视或遗忘,人在集体之中的确容易受到影响,但仍然会有一部分人保持清醒,人性之善和人性之恶在这种背景之下会被放大,不能因为是普通人或者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就不用负责任了,历史是应该得到公正的记载的。
  • 鯨工場
    10-31
    和《美丽灵魂》对看+1
  • 冷战老手
    11-08
    典型的丢了西瓜拣芝麻,深受国内傻逼媒体人和文青哲青追捧。《不折之鹰》才是扎扎实实的硬货书。
  • 成知默
    12-31
    2017年已读122:本年度最后一本,又一本失望之书,作者以二战期间的波兰——犹太关系为着眼点,以波兰人屠杀犹太人的事件为核心事件,通过当事人的证词与各类文献,还原了犹太人被屠杀的真相,这也撕碎了波兰人所谓战争受害者的伪装。然而,作者虽揭露了这一事实,但对于为何不是纳粹、不是特工、不是敌对方,而是平日里的邻人拿起屠刀,心甘情愿地成为残暴的刽子手,却没有给出足够令人信服的剖析,对于波兰人和犹太人之间的关系的演变,也过于粗浅。
  • 劈头士》睁木
    11-22
    已购。最大的意义是掀开了历史一角,并且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受害者是否同时可能是加害者?作者用波兰小镇耶德瓦布内的例子回答是完全可能的。在这个小镇,作为纳粹占领的波兰人往往强调了自己在历史上的受害者身份,却忘了自己在1941年7月10日集体屠杀了小镇中的犹太人千余名,全镇只有7名犹太人幸存。他们说是纳粹实施了屠杀,而事实上纳粹只是在旁边拍照记录,他们没有动手,最后甚至还阻止了屠杀。杀了犹太人的是通敌的波兰人,也是他们的邻人。个人觉得,从心理层面上,作者还是没能更深入分析,有些可惜。
  • Carol Li
    11-03
    在季风读完,在一个不知何时再见的地方读一段被精心掩藏的历史。
  • 怪兽很悠闲
    10-25
    算是一本恐怖小说了,波兰近几年拍过《卡廷惨案》,《浴血华沙》,《沃伦》,来塑造自身的受害者形象,然而这本书揭示的内容很让人震惊,受害者也可以成为加害者,人性本恶
  • 巴伐利亞酒神
    12-13
    与卡廷和沃伦相比,耶德瓦布内的真相更加让人绝望。更何况,前者为波兰人一份对苏联和西乌克兰人的“血泪控诉”,而后者中那些作为受害人的前者,却摇身一变成屠杀犹太人的罪魁祸首。所以,拯救了欧洲基督教的波兰人,敢拍卡廷和沃伦,却未必敢自揭伤疤……从这个意义上看,杨·T·格罗斯的这份调查报告,值得让所有人肃然起敬。
  • 91.7
    07-10
    说波兰人是NS的帮凶毫不为过,他们残害犹太人的手段甚至更为残忍。我一直疑惑的是,为什么波兰人与德国人之间甚至连所谓的民族仇恨都不太存在,冷战过后为什么波兰人如此迅速向西欧倒戈;或许是因为纳粹杀害的只不过是他们的“邻人”,而苏联人屠戮的才是他们自己人吧。
  • 我们有顾准
    11-07
    最有趣的是集体责任和受害者施害者两章。在作者眼中,有些谋杀无法归咎于集体责任,因为每一次屠杀的凶手不是一个个体就是一个特定的群体,但仍然需要反思集体记忆与民族建构的问题,记忆与建构都仅仅是一种选择,历史学家就是为了探寻这种沉埋于地下的历史真相而存在的。有些部分读起来是恐怖小说。
  • 瑞鶴
    12-02
    作者“不预设结论”的开放式讨论很赞。看了以后我的感觉是这样的,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不可避免的悲剧,因为偏见和所谓的“流氓无产者”是不能被去除的。既然如此,毁灭性的原动力需要约束,但在极权主义下,“恨”是被贯彻非常彻底的东西,那么,这种原动力在纳粹或苏联的统治下被激发出来,如此而已———这种恨会一直存在,等着下一次被唤醒,嗯。
  • 安提戈涅
    12-11
    粗疏。资料还原尚可观,心理机制与动机解释不足。collaboration是大屠杀研究热点之一,卜正民在《秩序的沦陷》也是一例,对复杂状态的分析却远比本书细腻。尤其是波兰人-犹太人-苏联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实质,交代的还是不够,那种“何以如此”的机制分析阙如。但把个体行为拎出集体身份的疆界进行拷问,胆气又是够的。此书于我的意义,倒是激起了一番追问犹太人为何会被迫害的查证,格罗斯给出的解释显然是很单一的。
  • 正在
    07-10
    这本应该和《美丽灵魂》对堪哪。普通人的善,普通人的恶。为什么在一个高压的环境中有人做这样的选择,而且是如此趋同、自觉地选择杀戮?有最普通却也最恐怖的故事,有照片,还有史料与数字。
  • 羊小熊
    07-10
    普通人会是反抗者,普通人也可能成为刽子手。【自己人译自己人编自己人做封面,三辉小作坊出品】
  • 三辉君
    10-26
    朱特曾经回忆,格罗斯写作《邻人》期间曾向他吐露心声:“下辈子要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史,因为那些素材美好多了。”读完《邻人》完全可以理解格罗斯的挣扎与不安,追溯黑暗的历史需要勇气,而追寻真相是一位历史学家的责任所在。
  • 赫恩曼尼
    09-24
    “在反思那个时代时,我们绝不能将责任推卸给集体。我们必须要有足够清醒的头脑,才能记住,要为每一起杀戮负责的,只是某一个或某一群特定的凶手。”非常震撼的二战历史真相,关于众人如何抹杀记忆的学术调查。煽动和催眠乌合之众的方式太容易,叫人怀疑人性之恶是否没有止境。
  • 07-10
    去年譯的第二本書,也要出了,感謝組織。| 這是一個無閱讀門檻的重口、殘酷歷史故事——人性不可測的程度是不可測的,背叛只是最輕程度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