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赠送实体书籍】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南北的猫”

直到孤独尽头

读书评论:
  • 我是尓豪啊
    12-30
    令人心碎而又治愈的故事
  • 狄俄尼索斯
    01-03
    节奏太慢
  • 灵林玖玖
    12-05
    欧洲的忧伤”正在席卷着全球。同样地,《直到孤独尽头》是一部忧伤的明媚的小说。
  • 小刺客
    01-14
    开年读完的第一本书 真的是挺丧的...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出生就生活在泰坦尼克号上”
  • 安妮咕咕蛋
    11-26
    很好看,文笔很优美,哀而不伤
  • $5 Pearls
    11-06
    我再三确定了一下作者是不是德国人
  • 魏可乐
    01-08
    对于孤独,陪伴是最好的灵药,情感无论是爱情友情还有亲情皆是化解孤独最佳的良药。就像这本书里提到另一本书“心是孤独的猎手”中所表述的:每个人内心都有着自己的那份孤独,每个人都需要倾诉,每个人都需要被倾听
  • lei
    12-28
    世界是个零和游戏,我们终将和自己和解
  • dante
    12-09
    写得很真诚,也有些单薄和“新手”感,但某些部分确实把我打动了。如果某个人的生活从最初就被死亡和虚无侵袭,他很有可能会成为书里那样的人。这不是一个容易把握的主题,但作者执着地捕捉了一些不易被转化成语言的真实。
  • 频频
    12-25
    死亡不是一个结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给我们很多次机会和时间去接受它。
  • 土呆
    01-12
    尽管不完美,但在很多的处理上,还是走出了套路,写出了真实。
  • 沈十六
    12-27
    是读起来不算曲折的故事,倒叙、插叙,中间还有很多心理描写。我画了许多句子,是因为能够产生触动。人生下来就是要开始经历不幸、痛苦、忧伤的吧,毕竟幸福、快乐只是一部分。我们希冀自己能幸运一些,可遭逢不幸就容易开始进入寻找自我的轨道。破碎容易让人看到自己。尤勒斯孤独了大半生,或者接下来的时间他还将觉得孤独,可时间让他学会放手和释然。我们都是如此吧。
  • 夏树
    12-15
    耐着性子读完的,不喜欢男主和女主。整本书的主旨就是作者写的那句:艰难的童年就像隐形的敌人,你永远不知道他会在何时发起攻势。而我边读边在心理呐喊你们快去看心理医生!可能是因为之前在看From every end of this earth,一本纪实文学记录不同国家的移民移民到美国前的经历,不乏有经历比男主和女主生活更艰辛的,有经历内战和大屠杀的。真实的人物都在认真对抗生活的艰辛,所以看不得虚构的人物粗暴对待人生。
  • 2D
    11-13
    我喜欢作者生动细腻的笔触,还有交织不断的性格和命运。看到尤勒斯的与阿尔瓦,一边唏嘘,一边感动。成长带来的一切,陈旧但鲜活。想起不会见的人,没说出口的话,还有回不来记忆。翻译得也很出彩。
  • 长安
    12-01
    韦尔斯似乎一直想告诉我们:之后的生活会有一个无法挣脱的悲剧在等待着我们。这是经历过生命巨大伤害的后遗症,只要经历过一次,没有人能忘记跌落井底的那个瞬间。哪怕如今我的灵魂站在太阳底下,我依然是井底的那个我。
  • Dawnaif
    11-15
    不知该怎么释怀这个让人心碎的故事,成长的路上生死离别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入髓的寂寞和孤独。
  • mooncake
    10-12
    一本十分特别的书,明明悲剧结局,治愈力反而逆势上涨。
  • #暗蓝#
    11-26
    一部具有小众文艺片质感的德国小说,几处描写十分细腻。主角一直很丧,主角的兄弟姐妹、妻子孩子都很丧,大家的生活处处坎坷,但却总有继续下去的理由,也许是相信生活终究是个“零和游戏”,苦尽必然甘来,也许只是没有勇气结束。作者有意地打乱了叙述的时间次序,凸显出生活的一切似乎充满无限可能,却又始终无可挽回。但那无可挽回的,却又是永恒不变的见证。人可能堕入虚无,但生活终究不会。
  • MermerX
    12-12
    很喜欢。这几天给了我很多很多的慰藉。在图书馆里看哭了。作者长得很帅,在Facebook上给作者留言喜欢他的书,他回复thank you,and all my best to China
  • 乌咪
    11-07
    在从北京到上海的高铁上,读得泪流满面。不知为何让我想起多年前那本《质数的孤独》。虽然故事和风格并不相干。从童年走到青春期再到成年,一个人的内心究竟要经历多少场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