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赠送实体书籍】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南北的猫”

十年轮回(第三版)

读书评论:
  • 刀疤夕
    09-25
    经济学不能脱离政治、气候、地理、技术以及其他因素而独立存在。
  • 徐子杰
    09-26
    很好的一本书,亚洲危机的微观传导路径, 即使少了油价部分
  • Aelloss
    05-15
    看得很慢,一知半解。作者作为深层亲历者,以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为锚点,回顾金融危机在横向(各国之间)和纵向(时间前后)上的表象和原因。边读边觉得在2022年4月我们已经一只脚深深的踩了进去,不同领域集中暴雷,伴随日元的疯狂贬值和全世界疫情下的不景气,心有戚戚。乐观的点是与20多年前不同我们体量已经大了很多,金融管控依然严格且结构化改革内循环扶贫一带一路已经推行了好几年,但同时,深入参与全球后已不可能独善其身,内忧外患,脆弱性的急剧升高……
  • 雨柏舟
    05-14
    值得反复阅读。
  • 木偶
    05-12
    可以了解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讲述了危机前各国的经济制度、市场、外汇等情况,但写得有点偏学术,不够生动,大致粗略翻阅一遍,得到听书的解读更好!
  • 跳舞吧牧羊的
    01-19
    人的事根子还是人性的事情。不是组织不给力,实在是人性太狡猾啊。
  • Michael Tao
    11-30
    金融危机部分有点难懂
  • 鸟枪换炮
    12-05
    98金融危机亲历者的经历和反思。这种书都是很难说每一处都客观周到,但依然无疑值得一读。总体上几个感悟:1. 98危机背后的深层原因是日本和美国之间的差距扩大;2.不能因为经济基本面的更强劲忽视市场本身依然脆弱的风险;3.摸石头过河的方式确有其好处,虽然时间本身也是成本。
  • Hellas
    12-12
    从1985年签订广场协议,开始了国内的“失去的十年”和另谋生财般的大肆铺张亚洲产业转移的V字飞行,轰轰烈烈的亚洲繁华!等到97年亚洲金融风暴前夕,“一条供应链,两种货币”体系的极度不稳定在多番日元升值又贬值,国内甚至出现负利率,弱不禁风的金融风险管理体系以惊人的速度传导,资本秃鹰闻腥而动的对冲赌博,是很深的教训。政治上的短板用经济迂回是无论如何也圆不全的。为各国精英们的智力博弈历程感到兴奋,为沈联涛全面分析感到精彩。
  • windflower
    10-31
    书中的很多观点值得细细品味,序言更是字字玑珠,期待作者的新作早日出版。
  • 捡韭菜的小盒子
    05-26
    财富大多源于三种,时代和制度的钱,平台和资源的钱,技能和运气的钱。
  • 自言自语
    03-18
    好书,不一定读完有收获,可能现在还不太适合读吧
  • dushuI23
    08-26
    1987年的拉美债务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卧槽兄弟我瑟瑟发抖!我隐隐约约觉得虚拟货币会是导火索……
  • Nicolas
    11-20
    在3万米的高空,看穿、看透亚洲经济和金融危机。作者的经历,经验和见识令人羡慕。
  • czhfrank
    06-28
    所以如果美国自己有危机那多半是自己作死,而新兴市场的危机一定是被美国玩了,高下立判
  • hibernate
    08-06
    [PL]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从八十年代广场协议日元屈服于美国压力,接受急剧升值的命运,日央行不得不降低利率寻找东南亚推行日元标准,亚洲金融危机就埋下了种子,到九十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亚洲以日本V型经济为主导的四小龙小虎相继陷入危机。作者作为香港证监会主席,从历史,宏观和微观提供了不同国家制度演变和身陷泥淖的多角度观察,很有电影的镜头感和如在其中的代入感。整本书一气呵成,当读者开始思考某个问题的时候作者已经下笔在分析了,比Paulson和Bernarke关于08危机的书的阅读流动韵律感甚至更好。读完正是人民币破7,贸易战如火如荼,8月6日早上等待道指开盘的时刻,历史也许正在上演。
  • Thranduil
    03-26
    可读性真的不强,太生硬了
  • Arb放逐地
    01-05
    人类不贪婪了,金融危机就可以避免了。事后怪公司内控不力?股东们投资是赚钱的,不是去承担社会责任。怪监管部门失职?拿着华尔街高薪的精英和游说团体殚精竭虑地挖漏洞,岂是靠清水衙门的道德意志防得住的?怪政府没能提前干预,因为危机如果没发生所有的干预都要被斥责为傲慢的官僚主义以及断人财路、阻碍社会进步的深重罪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