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赠送实体书籍】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南北的猫”

技术的本质

读书评论:
  • 放开那个西红柿
    10-18
    无言以对,只有亘古不变的风声。
  • 二赫
    06-28
    技术的进化的生物性特征。
  • 马大象
    08-26
    能进年度前五的好书~
  • 吕畅九
    01-27
    用进化论观点看待技术我觉得可以有但没必要。这本书看完也不知道他在讲什么,就是感觉什么都说了,又什么都没说,没有什么特别的自己的观点。 @2020-01-27 10:00:24 @2020-12-20 15:18:33
  • 炼狱睡神
    09-27
    老外的书就是废话多,喜欢用词语包装。“现象”不就是客观规律么,明显中学政治不及格。正确的路径应该是:客观规律;人对规律的认识和应用;正确的认识就是科学;不管认识正确与否,应用了客观规律就是技术。传统医学就是技术,当然不一定科学。 技术的进化,一是来源于原有技术的组合,一是科学理论的发现。技术进化的路径依赖是技术必然包含以往的技术成分,不然作者开车先造个轮子?
  • keven
    05-01
    相对于这本书的内容来说,这本书中文版的序文实在浅薄得可笑,使那些鼎鼎大名的序言作者成了小丑。
  • 穿风衣的猫
    09-05
    居然有人黑这本书。应与《时间中的政治》参读。
  • N
    08-13
    极好的一本书,可惜现在这样的书太少了。谈技术,我觉得他比KK谈的好,KK的书有点太玄乎了,阿瑟的书还实在一点。
  • howie.serious
    04-19
    1、从复杂系统的角度看技术,看经济,看世界。正反馈/收益递增,导致幂律分布/马太效应只会愈演愈烈。经济,是技术的产物。技术塑造生产力,而生产力进步和生产要素占有,导致经济分配的结果;2、启示?让自己「三个代表」: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先进的价值观,代表人的目的;3、占有实体资源,不如打造知识资本品;在AI时代,竞争优势不是来自把实体资源转换成最终产品的能力,而是来自将知识资本品注入具有创新和创造本质的「产品」;
  • J
    06-26
    看的时候一直想:要是去年看的话论文起码还能水五千字。【有个屁用……【是骂我的论文不是骂书。
  • 伊卡洛斯
    05-02
    技术是实现人的目的的一种手段,是实践和组件(components)的集成(assemble),是在某种文化中得以运用的装置和工程实践的整合。
  • hc
    09-11
    其实这本书应该一气呵成看完,无奈在路上耗了两个多星期。除了一些各类技术的专业术语外,挺好理解的。技术也许就是一种类似于植物的生命载体,根植大地,开枝散叶,改变环境,繁衍后代。
  • 大碗
    03-17
    这个我本来连三星都不肯给的。这是本咨询顾问风的书,为了方法论而方法论,特点是说的基本都对,但并没什么帮助。怕误伤这个作者,又去研究了下他的正反馈理论,我擦,我觉得这是庸俗化经济学啊。明明跟边际效益递减理论没冲突,非强行拉上去东拉西扯,把网络效应+事实标准,当作边际效益递增,这逻辑也真没谁了。按这大哥的逻辑,我们中国的房地产,需求曲线还向上呢,哇哈哈哈,看到美国人也这么多半瓶醋混混,我就放心了。
  • 安提戈涅
    12-31
    读的时候想起了一系列著作,当然首先是《科学革命的结构》,在本书中,阿瑟多次对科学与技术做了辨别,先是基于“现象”出现前后的区别,然后是科学利用技术、并从中构建自身的理路,但最为根本的地方在于,阿瑟相信技术发展存在一个基于笛卡尔理性进路而展开的可推测的理想结构:不断积累、从小的模块汇聚为大的模块,这一点就与库恩对科学革命范式转变里那些不可知、混沌的模式极为不同。从根本上,他们讨论的都是“变革如何出现的”,阿瑟展现出了对达尔文的极大青睐,可是最终还是库恩说服了我。谈模块的时候也想起了《万物》,侯雷德在解释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现象时,也是典型的模块拆分和组合的思维模式。读到最后,还想到了阿多的《伊西丝的面纱》,“技术就是捕获并使用的现象”,这个捕获的动作,十分接近于阿多所谓的普罗米修斯对待自然的态度。
  • 邝海炎
    02-01
    海德格尔说,技术是一种看待自然的方式,是让所有本质上的东西自我揭示(“去蔽”),成为人类可以加以利用的潜在能源。布莱恩也说,“技术的本质就是对自然的编程,它是一种对现象的捕捉,并驾驭这些现象为人类服务。”
  • 書魚
    02-09
    技术不是科学和经济的副产品,或许恰好相反,科学和经济是技术的副产品。
  • #Pekingcat#
    03-24
    整本书都是一种语言的误用,技术的组合,让技术显得像是两块乐高积木,但实际上的技术远远不是这样的。这本书其实是技术的神话学研究。
  • Glen
    04-12
    本书的“技术中心主义”特征很明显,将技术置于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先别急着用人文社科的知识去反驳,仔细看看作者的逻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洞察力和构建复杂思想体系的能力。与一般的技术/科学哲学思想不同,作者思想的颗粒度很高,体系细密逻辑清晰,将很多跨学科领域已有的知识和洞察整合进了一个严密的框架之中,配合大量的实例,揭开了技术的黑箱,说服力极强而极富启发。作为一个”文科生“,我通过本书得以管窥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很多细节,对理解创新、设计、工程等大有好处。而作为一个关注科技进步之于人类生活影响的观察者思考者,本书提供的思路让我的观察和思考更加清晰,更加自信。接下来要读一系列的书,进一步加深本书带给我的启发。阅读中,我不断提出问题和思考,这些很快就会在书的下文出现,这一点让我非常开心。
  • 自娱者小五
    02-16
    三星?半?怪怪的书,关于技术的技术,对技术本身追本溯源求得定义。没有伦理探讨(这本是我的期待),没有技术细节,没有历史介绍,居然湊到了这个篇幅估计是拼命了。客观来说1.思路很清晰,章节循序渐进,逻辑感很强;2.书中举例都很不错,至少就当学点知识,趣味性还可以吧;3.语言重复道理反复,用最绕弯的方法得出感觉意思不大的结论,有所期待看了五十页之后发现还在说同样的道理……真是把人都累坏了……4.作者最初章介绍书本身的时候一副要讨论技术伦理和生活方式的模样让我很感兴趣,结果读下来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非常不爽……不太推荐,对技术这个东西本身有兴趣的可以略读。
  • simpson
    02-08
    不记得谁讲过:“一个人被很强烈的情感冲击过以后,你会有一种空虚感。如果你看过一部很棒的电影,往往你从电影院出来是不爱说话的,第二天早上醒过来还在想这个电影,为什么?当很强大的东西冲击过之后,你有一种焕然一新,或者被治愈的感觉”看完这本书我的感觉差不多就是这样。一个好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能够写出你想到但无法表达的思想。我终于找到了“她”,“她”也找到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