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成长的自己

读书评论:
  • Athena
    06-02
    成长式思维,胜于解构思维 ~ 妙。无目的无终结的 自由健康发展潜能~~
  • 小土刀
    06-14
    简而言之就是别给自己设限,失败了,也要说at least i tried.
  • Leo____L
    04-17
    Mindset中文版
  • 12-06
    关于“成长心态”和“固定心态”。困扰我很多年的问题被这本书消解了。
  • 刘建鸿
    10-28
    卡罗尔•徳韦克教授通过20多年的心理学研究发现,有两种可以使人们创造出不同世界的思维模式——僵固式思维模式和成长式思维模式,这两种思维模式在一个人的童年期和成年期逐步显现出来并在我们确立人生目标、处理工作和人际关系、培养孩子及发挥自己的潜能等诸多方面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作者Dweck是哥伦比亚大学威廉•兰斯福德心理学教授,斯坦福大学行为心理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学会会员。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的杰出研究者,其研究成果获得了世界广泛的赞誉。
  • 中秋
    01-08
    成长还是僵固,提升还是证明?结合脑神经科学和长期的跟踪观察得出智商是可增长,神经与刺激是交互作用。勇于接受挑战,拥抱变化,学习新知识才不会患得患失,才不需要证明自己,才可以脱离他人定性评价的影响。教养三元书第三部已读完,推荐!
  • 朝雾之归乡
    12-11
    感觉作者只是在堆砌成功人士的成功案例而已,少有什么富有启发意义的总结和结论。
  • 丹青
    07-09
    不错的书。其重点篇幅在于用非常多的案例和研究来描述两种思维的差别,中枪的同学应该会觉得很给力。至于改善的操作方法,个人觉得某些心理自助书讲得更细致。不过嘛,所有操作方法,都要自己实践,或受触动才真正有效,不见得详细就一定最好。至于最终哪本书真正打动并改变了你,便要看缘份了。
  • 不一定
    06-18
    2020年6月16日 《看见成长的自己》和《终身成长》是同一本书。
  • lixunhuan
    03-18
    有些观点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人际交往的段落尤其值得一读。但是总体而言,用二十万字来讲一句正确的废话,还是觉得得不偿失。而且书中很多的事例,那句话是怎么说来着,在锤子的眼中,所有东西都是钉子。
  • 安猪
    01-16
    三星半。更多是行为和思维层面的分析,缺少信念层面的解剖。
  • 许曼曼
    10-26
    深受启发,打破头脑中的成见“人的才能是与生俱来的”、“我是完美的/特别的/优秀的”、“失败只会让我看起来愚蠢”,关注帮助大脑健康发展的生活习惯(运用大脑、合理休息)试着从经历中吸取知识而非应付考试或者确保优秀,面对失败分析原因、勇于提出自己的困惑、高效地行动起来……对我有用的在于,学习知识的方式,调整面对困难的心态,关注自己的“发展”。
  • 陈灼
    02-15
    道理是很不错的,但卡罗尔教授写的好像白开水……感觉她卡内基成功学看多了,下次有机会见到我要跟她谈谈读后感。
  • acorn
    12-19
    成长性思维模式,注重学到的东西。不要夸奖孩子聪明,要夸奖孩子的努力,失败时要让孩子注意学习到了什么,其他人是否更努力。
  • 杂食动物
    09-22
    所谓的成长模式和僵固模式已经成为了鸡汤和成功学的大招牌了……一个心理学作家的书没有一定的实验基础和帮助成长的科学的方法论,这是难以让人信服的……
  • MAYHOW
    05-13
    #每天读书10分钟#成长式思维。作者用了大篇幅介绍事例,看起来不够精简,最后一章才见真章。所以我也是只看了最后一章。“成长式思维模式者也在不断地监控所发生的事情,但是他们创建的内心独白不带有对自己和他人的任何评判性的内容。不可否认,他们也对积极的和负面的信息很敏感,但是却更注重它对学习和建设性行为的意义:我能从中学到些什么?我怎样才能提高?我怎样帮助我的爱人把这件事做得更好?”“大脑更像是肌肉——它可以不断变,你越用它,它就会变得越‘结实’。”“当你越发挑战自己的大脑去学习的时候,脑细胞也会不断增多。”“在人生的某个时候,僵固式思维模式会满足人们一定的心理需求。”
  • 水湄物语
    12-06
    我觉得全书应该可以浓缩成一句话——化僵化式思维为成长式思维,通过不断努力,开拓能力圈。 呃- - 所以才用了1小时翻完。
  • 欧阳
    11-10
    这本书我也推荐过很多次了。还记得mindset理论吗?mindset理论与自我决定论互为佐证。有位心理学家,花了几十年来问道:为什么一些人常常相信智力、性格是不能改变的,对于任务的挑战,倾向于从自己的智商、性格出发;而另一些人则常常相信智力、性格是可以改变的呢?前者,她称之为:固定型心理定向,将心智视之为存在(entity);后者她称之为成长型心理定向,将心智视之为增长(incremental)。两类孩子、两类成人自学者、两类领导表现出不同的发展取向。这本书即为mindset理论提出者所写的科普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