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赠送实体书籍】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南北的猫”

摩天楼

读书评论:
  • 火山
    12-03
    始终觉得这些后现代寓言对于人性恶的一面有点过于放大了
  • 海扬尘
    10-02
    自以为靠摩天楼能够逃离不必要的人际关系的精英们,又禁不住靠暴力进行互动,回归到童年缺乏管束可以恣意妄为的状态。并借这种破坏把自己和摩天楼与世隔绝。“我们的这些邻居无一例外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却还是如此地愤懑。或许他们怨恨的是从没有机会堕落……”书中人物无不沉迷于令人不安的环境……
  • 人类学科研究员
    11-17
    有点东西,但是实在写不好。想埋太多梗,结果变成埋葬自己的想法。处理的十分草率而且人格刻画呆板极端。唯一可能不错的是在极端环境下对人性的榨取,这一手法还不错。
  • paradiso
    01-04
    古有蝇王岛猪头崇拜,今有摩天楼血园嬉戏,不过,跟社会寓言之类相比巴拉德远不是现实的。介绍说他自认受各类文学影响远不如受达利之类超现实主义绘画影响大,确实如此。这种被不可理喻的逻辑压倒的故事我最喜欢了。文章写得不拖泥带水。
  • mIRAGE
    01-10
    序严重误导+拉仇恨。这本如果是科幻小说,浪潮就是科幻电影了。可惜,通过封闭空间内小群体形成的社会结构来讽刺的作品现在有点多,早些看肯定更喜欢
  • 岂能无怪哉
    06-29
    “If you can smell garlic, everything is all right”
  • 八月的可乐
    07-12
    充满了隐喻的软科幻作品,阶级斗争,人性的堕落麻木,在一幢高耸的摩天楼中上演,不少描述让人心寒心塞。唯一的瑕疵在于三个阶层的代表人物之间的交锋对质不够严密和戏剧化。
  • 水泥猴子
    07-10
    这类科幻也是爱
  • ?MISS ?
    02-26
    2021-16。无感,无趣,无脑翻完。
  • Anna
    01-23
    中间有些部分读得昏昏欲睡,到了结尾突然精神起来,末日图景总是更有趣一些。根植在现实中的幻想与寓言。
  • 看不见的城市
    10-04
    一如既往肥肠治愈的巴拉德。
  • Ahsoka
    05-21
    黑暗中,他把那条摇晃着栽进泳池的狗给掐住了。他向内心那股残忍又强大的冲动屈服了,将它往水里摁下去。他把狗如遭电击般扑腾的身体牢牢抓在了水面以下,很奇怪,那仿佛是他自己对这幢建筑一直以来的苦苦挣扎。
  • 渡边
    07-20
    作者将问题百出的现代社会浓缩进一幢四十层的摩天大楼,高下有别阶级分明矛盾重重,当大楼发生骚乱,这列垂直的雪国列车就开始加速驶向崩溃。三个视角的切换有些令人缭乱,许多场景的描绘可能更适合影像化。
  • 一个月登录一次
    08-29
    挺一般的,生硬的表达出贫乏的想象力,文笔和节奏在我看来真的有问题。无所谓的强调夸张让我从开端就无法接受这荒诞的后现代预言。
  • Ninibear
    05-30
    世界观还不错,但叙事太繁琐,不知所云的意识流描写越来越多。后半本基本都是大段大段跳着看的,居然也没影响理解剧情,这就很微妙了(。
  • Visin
    02-05
    真的是最建筑学的科幻了,这可不就是库哈斯笔下“拳击手戴着拳击手套赤身裸体吃生蚝”的癫狂的曼哈顿么?摩天楼变成一座座孤岛,人的情感和生活被剥离,从反面演绎了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也是对把建筑当作机器看待的功能主义的讽刺。(感谢城市老师的推荐!
  • 黑貓十一
    06-05
    回到茹毛饮血的年代需要的只是一栋摩天楼即可。以层高而分的阶层,以及当人类放弃文明秩序回归到最初的所谓“本性”之后,更接近“兽”,我想作者探讨了一种极端压力之下的兽性随着母系社会的回归,但里面三个男性角色都让我感觉很不舒服,可能这作品本身就是希望带给人未被满足的欲望及非舒适区感。里面打破了文明道德的界线,科幻作品一次次重复提示人们现有建立在现代文明秩序上的体系是多么脆弱。但另一方面,我又觉得真正的上层人士真的不太喜欢和人住在同一栋高楼里,特别还是英国人(。
  • 于是
    08-12
    很欣赏胡凌云的序言。没错,这是近未来的虚构,绝无炫技式的软硬科幻元素,而是社会和人类层面的文学沙盘推演。我很认同巴拉德在虚构中完成的对人性的前瞻。
  • 陈楸帆
    07-17
    杰作,我怀疑国内有一票否定新浪潮价值的人究竟看过几本新浪潮代表作(噢忘了他们基本不怎么看文学也不懂原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