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赠送实体书籍】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南北的猫”

债务和魔鬼

读书评论:
  • 二赫
    06-19
    经济过热,投资性信贷扩张,那么,很自然,升准升息,干死炒家;金融系统已经存在了大量信贷,有了路径依赖怎么办?抢富人,帮穷人,一起靠政府发钱造通胀,富人的钱不就减少了吗?所以说,经济学家不问政治,不懂得实际的政治经济学: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账啊!
  • Kymair
    03-09
    过犹不及,对市场的迷恋应该醒醒了。如此想来,创造信贷是个多么神奇又危险的事啊?也难怪有那么多中国企业梦想着控股或创办银行。对自由金融市场的自信,与政府经济计划和指导的自信,并无本质差别。无限的私人信贷创造,和稀缺地段的房子及土地,造就了不断推高的房产价格以及低迷的需求增长。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最近几年欧美主流对于中国或东亚式的银行监管,态度越来越正面,甚至要号召学习了。价格和数量两手抓,定向融资,就连准备金都是好工具。这么看,中国近期的金融改革看起来相当不错。银行是绝对必要的吗?原来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已经有“芝加哥计划”提议银行实行全额准备金,剥除信贷创造,只保留支付和撮合等功能。这其实就是现在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我相信中国是做类似改革最好的地方:最为发达和普及的电子支付,强大
  • Grace
    01-13
    觉得没说清楚,为啥债务对于金融的不稳定;但是自然利率过低是原因,倒是新鲜的
  • 徐子杰
    08-18
    1. 信用无限与资源刚性 2. 债务外部性 3. 欧洲的财政非主权而分散导致信用下降 4. 信息通信使得资本品价格下降 5. 让穷人吃信贷, 贫富差距穷人靠消费贷维持购买力
  • 萝卜头
    01-14
    感觉它的假设比较有意思。传统的基于风险和收益再分散的角度(即暗含理性预期假设),必然意味着金融深化是好的,但如果认为金融交易和资本流动很多是非理性驱动的(作为最上游的投入的波动不仅比消费品波动大,可能也远大于资本品),那金融深化与经济的倒U型关系就会出现。从这个角度去看历史上和目前的金融扩张和金融收缩,会觉得比较有意思。
  • 莱布尼糍
    02-09
    房地产、贫富差距扩大和全球贸易失衡是多余信贷增长的基本动因;观念非常重要,因为它影响决策。危机前主流宏观经济学认为金融体系细枝末节,不值得考虑;后危机时认为货币融资是禁忌,于是杠杆从私人部门转向公共部门,但杠杆并未消失。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我们面临的是充满危险的选择。(由于是演讲稿合集,很多内容交替重复了。)
  • 玥然纸上
    08-09
    看了个夹生
  • 喵呜
    09-30
    E
  • 南渡
    02-16
    4.6 理论化程度比较高 本书就是想以伯南克所言 经济危机通缩下开着直升飞机撒钱
  • paranoid.emacs
    12-27
    放任金融自由化,私人加杠杆,最终就是次贷危机。管制金融,政府赤字,货币融资,最后就是委内瑞拉。
  • win0405
    06-21
    债务周期和管制周期交替进行
  • Fiona
    12-03
    对于经济学教科书中的“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在行为经济学中受到挑战这一点已经很熟悉了的小伙伴,可以看下这本《债务和魔鬼》,此书挑战了更多经济学的常见理论和假设,如“经济增长需要信贷增长,只要保持低而稳定的通胀,信贷扩张并不可怕,反而有利于经济和金融的稳定”、“金融深化和经济表现之间存在不受限制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这些危机前的常见理论。作者观点属于鹰派,作为亲历金融危机的市场参与者和作风强硬的监管者,他提出了“过多的信贷创造是一种经济污染”等观点,重新审视了“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对改变信贷密集型增长的根本动因,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建议。还探讨了过度依赖私人部门的信贷创造之外财政赤字货币化这种过去一度禁忌的选择,即俗称的“直升机撒钱”,书名中的“魔鬼”。
  • 隔壁老王
    07-15
    特纳勋爵的理论功底很深厚,加上实践经验,看危机看得挺透彻。比如“金融体系越大、越复杂,金融业收入越高”。“多数信贷用于现存资产提供资金,如房地产,并未用于商业资本投资。”虽然后半部分有些啰嗦。
  • 乙左左
    05-03
    债务并不代魔鬼,适度的债务可以促进增长,增发货币也不是魔鬼,适度地印发货币可以刺激名义需求,没有一劳永逸地财政政策,依旧是把握适度原则。金融危机的根本除了资本的贪婪之外,更多的还是生产效率与社会发展的不匹配。每一轮危机的债务转移,都是从发达国家转移给发展中国家,富人转移给了穷人,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社会结构不仅固化而且矛盾更加尖锐,国家之间也是如此。
  • 骑羊的兔哥
    06-21
    本书对07危机的成因分析得好,重要的事情说3遍----信贷,信贷,信贷!金融不同于实体经济,放任不管只会让其野蛮生长。信贷最终流到现有资产,尤其是房地产里去了。对所谓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批评很中肯,这些经济学究们为了所谓的确定性和优雅,不顾未来世界的不确定,把经济学搞成了个貌似数学的精确错误,有效市场和理性预期真是2个大毒瘤。现代宏观经济学忽视了信贷,无视金融在经济中的重大影响。不过在最后摆脱经济低迷的政策选择了魔鬼大法------伯南克的直升飞机撒钱,有限的凭空印钱!这一点直觉上不敢苟同,还是欣赏奥派的无为-----衰退即是必要的一个清算过程。在民主成熟国家在其政府权力得到有效监督的情况下可能还可以试一下做个实验,在中国要这样,嘿嘿,金圆券、魏玛德国、津巴布韦等等涌现在我脑海里。
  • 三二
    02-19
    作者相信政府官员和自己管控金融业,比市场更有效。类似作者这样的人越多,政府赤字和企业债务将越来越多,法币持续贬值,经济继续萧条。普通人能做什么呢才能使自己辛苦劳动几十年舍不得花攒下的钱少贬值一点?我目前只能想到两点:在能力范围之内,尽可能多的贷款(普通人主要是贷款买房的形式),尽量用闲钱购买能产生现金流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