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赠送实体书籍】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南北的猫”

慕尼黑

读书评论:
  • 生活在别处
    03-15
    8/10.本书从英国唐宁街10号一个低级职员的视角讲述发生在1938年9月的著名的慕尼黑协议签署的过程,试图推翻首相张伯伦“绥靖主义”的恶称,因为这个协议的签署虽然让捷克斯洛伐克失去了苏台德地区,但同时也为英国多争取了一年的战争准备期。书中也讲了德国存在着反希特勒的团体,其中的一个成员是德国外交部的职员,也是男主角的牛津同学。书中关于协议的部分大部分应该是真实记录,同时也虚构了两位主角传递情报的惊险过程,宛如谍战片。但真实的部分过多,使得惊险的部分有点平淡了。本书已经被拍成电影了,接下来我就要看看电影是不是比书做得更好了。
  • $5 Pearls
    02-08
    翻译太棒了 犹如看了一部欧美电影
  • 横转中子星
    02-27
    哈里斯老师的写作功力真的是深厚。把短短的几天描写的如此生动形象,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德国人的贪婪与不满足,英法人的妥协与求和,当然还有意大利人对德国人不太靠谱的助攻。读完之后,让人回味无穷。想想现在,想想过去,发现历史总是有着一定的相似性。
  • Fianne
    02-20
    前半段节奏太慢昏昏欲睡,后半段突然加速欲罢不能。好在翻译非常流畅,很好读。
  • 要吃饭的来八楼
    02-10
    很会写很会译-「每走一步,莱格特都觉得自己有意压抑了五年之久的各种记忆在尾随他。它们不是关于德国的记忆,而是牛津的记忆。」-「准确来说那不是似曾相识之感,而是一种宿命感。后来他想知道那究竟是什么。他一直都知道慕尼黑和他的故事还没有结束,无论他离它多远,需要花费多少时间抵达那里,他都永远被它的引力笼罩着,并最终被拉回到那里。“当然,”他说,“我当然愿意见他。」
  • 僵尸号
    03-11
    看不下去了,进展也太慢了。
  • Ellenbuch
    03-08
    大概真的是性格决定命运。莱格特觉得“一切都要改”,他想要加入皇家空军,但是最终他还是当了一名“受人爱戴的公务员”,所以他活了“许多年”,一辈子都把张伯伦那天的背影印在了自己的脑海里...哈特曼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会被绞死,却仍然觉得没有人“能够确定自己的命运”。他依然抗争,即使作者写下:“确切地说,1944年8月20日,在普勒岑湖监狱,他们会用一段钢琴弦绞死他。”这本书应该献给小说中的蕾娜。
  • 客场不负
    03-10
    也许,历史的某一画面,并不像课本里描述的那么简单。很好看的一本书。
  • gogodjzhu
    03-27
    慕尼黑协议签署之后,绥靖首相张伯伦挥舞着和平条约,向英国人民承诺他给帝国带来了“整整一代人的和平”。众所周知,这虚假的和平只持续了不到一年。而客观上加速二战爆发的张伯伦也永远地被贴上了绥靖的标签,仿佛是他跟希特勒两人唱了一出双簧才把这个世界推向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灾难。而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子么?民选的首相多大程度上需要为自己作出的错误决定负责?而当人类朝着灾难的深渊亦步亦趋的时候,吹哨人在哪里?他们的力量在历史的洪流中,究竟几何?罗伯特・哈里斯通过他标志性的小说叙事,带我们回到战争一触即发的现场,用第一视角看这场人类历史场合中最大的浪花,是怎样卷起的。
  • 奇异矩阵
    04-05
    2021#13挺一般的历史小说。这书里张伯伦的形象要比教科书里复杂得多,无论在伦敦还是慕尼黑,两国人民对张伯伦的欢呼都表明了主流的和平渴望。但最可悲的莫过于又一个“小国无外交”的事实:张伯伦努力和谈是为了不让本国因外族纠纷卷入战争,而哈特曼一心阻挠协议则是为了让战争反噬希特勒,至于捷克人怎么想,似乎并没人真正在乎
  • Northern
    04-03
    相比莱格特,我还是喜欢哈特曼多一点。
  • 阿鱼
    09-20
    【202034】“这是一种徒劳的姿态,但在这个时代他们除了徒劳的姿态外什么也没有了。”——可就是这徒劳的姿态,才是世界希望之光。
  • 巴黎獭
    09-30
    流畅,好读~具体见书评
  • valian
    10-05
    罗伯特•哈里斯写的一部间谍小说,以英德两位外交官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慕尼黑会议前后几天的故事,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穿插间谍故事,非常刺激。作品完全可以作为剧本改编成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细节描写太到位啦!张伯伦“以损人的目的开始,以害己的结果告终”,这种为了一时和平而牺牲他国利益的“绥靖政策”臭名远扬。二战全面爆发前的慕尼黑会议被当成筹码交换,全面爆发后被占领,一个经历过历史伤痛、经历过分裂的国家和民族竟然在干预别国内政、想要让别国分裂,真的可笑又滑稽!
  • 宝木笑
    11-02
    写法上延续了肯·福莱特《世纪三部曲》的风格,即将人物巧妙嵌入重大历史事件中,让历史成为一块巨大的故事背景板。但哈里斯显然走得更远,他已经行走在真实和虚构接壤的边缘,他将人物设定在了张伯伦这样历史人物的身边,这无疑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很危险的位置。休·莱格特是张伯伦的私人秘书,这个人物的真实性成为一种对写作者的挑战,读者将会惯性质疑文本的体裁合法性——这到底是不是一部小说?因为哈里斯的笔法实在逼真,让读者有时甚至会产生史实就是那样的幻觉。好在哈里斯足够克制,在阴冷的慕尼黑急匆匆召回了主人公,伦敦的娇妻充满期待地询问男人今晚是否也一样要在首相身边加班,那一刻,小说回归到了一个让人揪心的红杏是否已出墙的故事。虽然这无疑减弱了全书的宏大叙事,但却拯救了一个过于精通历史的小说家。
  • ylking
    08-11
    1.作为甲骨文第一期审读书目,超前点读,意义非凡。2.对二战中非常重要的绥靖政策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文中数次出现民众对和平的欢呼期待显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张伯伦的战略决策。3.小人物没起大作用,两位主人公没有扭转乾坤,最终淹没在历史进程中,整体情节反而颇多类似科恩兄弟,铺垫、反套路、逆预期。4.翻译相当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