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郑子宁,毕业于墨尔本大学。普通话吴语双母语者,了解英、法、土耳其、老挝等语言相关的文章近百篇,其中有不少产生过巨大影响。
内容简介
日常语言决定了国家的现实意识。《东言西语》是一部打破个人思维模式,追寻民族失落历史,探求家国意识逻辑的挑战读者智识边界之书。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br />◎普通话与汉语拼音是怎么来的?它们合理吗?<br />——从南系官话到普通话:国语是如何统一的?<br />——汉语拼音为什么不好用?<br />——“抗日神剧”里,日军说话为什么总是那么怪?<br />◎如何科学打脸地图炮<br />——粤语真的是古汉语的活化石吗?<br />——台湾腔为什么这么“娘”?<br />——北京话是满人从东北带过来的吗?<br />◎你深入考虑过你名字中的奥妙吗?<br />——李王张刘陈为什么称霸中国姓氏?<br />——为什么uncle和cousin就可以把七大姑八大姨通通代表了?<br />——中国姓氏势力分布地图<br />◎古人到底是怎么说话的?来一场影音现场式的逼真穿越<br />——古诗怎么读才科学?<br />——十二生肖是怎么来的?<br />——为什么南方多江,北方多河?<br />破解方言与古汉语的密码万花筒<br />化我们的方言为武器<br />打脸所有的地域歧视<br />捍卫你我昂起头颅讲家乡话的权利<br />以古人的声音为羽翼<br />踏上真正的穿越之旅<br />发掘历史长河中被遗忘的传统记忆<br />这里隐藏着一个更本真的中国<br />◎封面展开即是一张意想不到的民国语言小报。<br />除了把玩、收藏、炫巧,请勿忘记它还有重要功用——<br />用古汉语与方言,反击地图炮优越感,告诉他们,我们是方言党!<br />◎号外号外,寻人启事!<br />赵元任精通各地方言,每每“口技旅行全国”,郑子宁寻迹古代语音,竟还 “口技穿越时空”——你能找着郑子宁旅行到什么地方,穿越到哪朝哪代了吗?<br />★名人推荐<br />全球化浪潮下,今天语言消失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从个人到国家,乃至所有民族,都有无尽的记忆与传统因之渐渐被我们忘却。语言就如生物基因一样,储存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但却长期被人目作“绝学”。这本书化所谓“绝学”为人人可懂、妙趣横生的故事,引领我们在语言中找到了另一个更本真的世界。<br />——历史语言学家 上海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教授 潘悟云<br />人人都会说话,所以关于语言文字,人人都喜欢说上两句,可惜即使是专家,也很少能把自己的专门以外的常识说清楚。郑子宁费心搜罗来了各方面“专家的常识”,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靠的谈资。<br />——汉藏语学者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研究员 龚勋<br />当今中国流传着诸多关于古代汉语与汉语方言的说法,比如粤语更接近古代汉语、普通话其实是满语蒙古语的产物并非汉语之类的,言之凿凿,流毒甚广。虽然有人拨乱反正,无奈声音太小,效果不大。郑子宁这本书以轻松的语调清楚揭露了这些说法的错误(基于其上的一系列结论也就不攻自破了),向读者展示了真正的语言研究的方法和结论如何引人入胜、激动人心。但凡对语言感兴趣,不管是刚入门的新手还是懂多种语言/方言的老江湖,这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br />——伊朗学学者 哈佛大学伊朗学博士 张湛<br />★内容简介<br />日常语言影响着个体的思维方式,方言维系了民族的历史记忆,政治语言决定了国家的现实意识。《东言西语》是一部打破个人思维模式,追寻民族失落历史,探求家国意识逻辑的挑战读者智识边界之书。<br />郑子宁以共时的现代汉语方言为经,横观汉语方言与民族文化传承的现实全景,发散式阐明了凝聚于其中的文化偏见;以历时的古代汉语嬗变为纬,纵览中国语言与传统的历史面貌,系统性揭示了遮蔽于其下的文化记忆。由此,郑子宁用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化门槛与难度极高、向来被目为“绝学”的方言学与历史语言学为近50个精彩绝伦的故事,把汉语普通话、拼音、方言、古汉语、姓名、称谓、外语习得等几乎所有语言与文化的核心问题融会贯通,用具有内在统一性的连贯逻辑,为我们在语言中找到了一个全新的中国。
猜你喜欢
-
王怀志
-
-
[美]雪儿·海蒂
-
潘洪新
-
江泓
-
格格
-
-
陈冠中
-
汪菊渊
-
吳德亮
大家都喜欢
-
蔡崇达
-
文聘元
-
莫言
-
蔡崇达
-
[丹]安娜·艾克博
-
胡成
-
凯瑟琳·麦考利夫
-
凯茜·霍姆斯
-
常青
-
胡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