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正午故事,界面新闻子品牌,致力于打造原创的非虚构写作平台。我们希望能避开热点和新闻头条,寻找那些不为人知且富含意义的线索,被主流媒体忽视的角落。正午创建于2014年9月。
内容简介
★ 池子的脱口秀之路,广州城中村的案子,上海的植物故事
内容简介
★ 池子的脱口秀之路,广州城中村的案子,上海的植物故事<br />★ 日常生活之下的暗流,不被人察觉的社会纹理<br />★ 正午创办三周年,我们依然坚持“不客观 不陈旧 不新闻”<br />【内容简介】<br />本书是《正午》系列的第五本,精选自界面新闻旗下的非虚构平台“正午”。<br />“特写”栏目,本期推荐罗洁琪写的《傻妹》,由一起强奸案写出了广州一个城中村的生态。《176个被告人》则写出了日常生活中的荒谬。一个平常的小区,一栋平常的大楼,一个平凡的人被砖头砸死。警察调查无果,基于《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七条,大楼的住户都成了被告人。<br />在“随笔”栏目,推荐张莹莹的《植物笼罩上海》,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描写一个城市。本期收录了范雨素的《农民大哥》,以及风格各不相同的几篇随笔。<br />本期正午的“访谈”,梅峰谈论了由小说到电影的改编,所谓“民国感”如何制造,“学院派”的光芒与衰落,以及他的个人阅读史。<br />“个人史”其实是口述史,挖掘那些被埋没却值得纪念的回忆。我们请池子讲述了他的脱口秀之路,是一篇非常幽默的文章。另一篇《爱、性与残疾》,讲的是一个独特的话题,在法国为残疾人提供性陪护的人们。<br />这期“视觉”栏目,是一组非常触动人的图片,摄影师高山拍摄自己的母亲。<br />最后,是非常长非常长的“长故事”。本期的三篇长故事,一如既往,长而好看。分别是李纯的《李绪义决定抢劫运钞车》,叶三的《西北野孩子》,罗洁琪的《壮阳内裤骗局》。<br />【编辑推荐】<br />《正午》第五期,延续了前四期的基调,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惊心动魄。<br />特写:傻妹的故事——这是一个广州的城中村。约十年前,从天河开过来的3号线地铁开通后,这里的外地人越来越多。很多年轻的白领选择坐地铁回来这里睡觉,就像倦鸟归巢,只是过夜而已。傻妹在城中村出生,在街头巷尾里游荡,问陌生人讨食长大。去年9月,她被一个男人强奸。大半年过去了,城中村的生活依旧。<br />个人史:池子的脱口秀之路——单口喜剧是现场的艺术,但能去现场的人还是少数,如今都通过电视或网络观看。前有《今晚80后脱口秀》,后有《吐槽大会》。我们采访了年轻喜剧演员池子,讲了讲他的脱口秀之路。<br />访谈:“学院派”电影人梅峰——2015年,梅峰首次担当导演,将老舍先生的同名小说改编成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这部电影获得2016年第53届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也使饰演主角丁务源的范伟获得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在这篇访谈中,梅峰谈论了由小说到电影的改编,所谓“民国感”如何制造,“学院派”的光芒与衰落,以及他的个人阅读史。<br />随笔:植物笼罩上海——上海很绿,这是我对上海最强烈的印象。每走几百米总能遇到小巧的花园,足以在高楼、马路和汽车的缝隙里稍事休息。我们请了一位植物学者,和他一起逛了逛上海。他提出以延中绿地作为起点,因为它透露出在拥挤城市中建设宜居环境的努力。<br />视觉:我给我妈拍照片——2013年初春,摄影师高山开始拍摄自己的母亲。这些动人的照片,微妙地改变了他们母子的关系。<br />【推荐语】<br />青年的大哥能吃苦,有豪情。他一夜一夜地不睡觉,写小说。他指着我们家的三间破烂砖瓦房说:“你知道吗,几十年后,这房子就和鲁迅故居一样,要叫作范云故居了。”他的豪情一直激励着我慢慢长大。——范雨素<br />如果你对观众的笑点有敏锐的嗅觉,一个段子写完你就知道好不好笑,自己在家感觉一下觉得不对就改。我觉得一个段子讲多了演员会麻木,对它失去新鲜感。我特别希望自己能达到对笑点把握特别准确的程度,哥们儿就在家写,一拿出去给一万人讲,就能特别炸。 ——池子<br />李安有几部比较不成功的电影,叫好,不一定叫座。但其实他拍那些电影,是有目的。比如拍《与魔鬼共骑》,这是因为接下来要拍《卧虎藏龙》。他先要去习惯那些和骑马有关的东西,他都希望掌握到。他真的是这样一个人。做每件事,一定有他的想法,他才去做。 ——徐立功
猜你喜欢
-
约翰・缪尔
-
希拉莉・乔顿
-
王咸
-
米・阿・布尔加科夫
-
维斯拉瓦・辛波斯卡
-
文简子
-
约翰・厄普代克
-
平野启一郎
-
伊莎贝拉・博德
-
朱天心
大家都喜欢
-
蔡崇达
-
文聘元
-
莫言
-
蔡崇达
-
[丹]安娜·艾克博
-
胡成
-
凯瑟琳·麦考利夫
-
凯茜·霍姆斯
-
常青
-
胡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