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郭瑞祥,历史作家,专注于古典文化和历史创作,近年来主要耕耘于宋史领域。先后接受《大众日报》《新周刊》《艺术市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专题访谈,作品被央视、北京日报等宣传报道。出版有《苏轼的朋友圈》《亡天下:南宋覆灭史》等十余部作品,其中《苏轼的朋友圈》荣获“中国古籍出版社百佳图书(2023)普及读物奖”。
内容简介
本书全方位展现南宋初期激烈的政治、军事、文化震荡,揭示南宋疆域上偏安、政治上独裁、文化上沉滞的形成过程和内在逻辑,叙述的时间段大约自建炎四年(1130)至绍兴十二年(1142)。
内容简介
【图书简介】
本书全方位展现南宋初期激烈的政治、军事、文化震荡,揭示南宋疆域上偏安、政治上独裁、文化上沉滞的形成过程和内在逻辑,叙述的时间段大约自建炎四年(1130)至绍兴十二年(1142)。
建炎四年,金人搜山捡海无功而返,标志着南宋进入实质性的建国期;绍兴十二年,宋金签署和平协议,南宋完成建国进程,完成了国家重构,正式建立了影响中国数千年的政治体制、军事体制,奠定了基本的文化形态和意识形态。
这是一段纷繁复杂的历史,也是一段值得咀嚼的历史。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屈辱与荣耀,斗争与妥协,都能够在这里找到理性的反刍和精神的皈依。
————————————
【编辑推荐】
了解南宋的命运,就能了解民族性格的形成原因。
————————————
【媒体推荐】
南宋是一个存在感较弱的政权,又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时代。
南宋弱,弱在偏安一隅,从始至终一直受到来自北方政权的威胁,民族自信心遭受空前打击,变得极为敏感脆弱。
南宋影响深远,则表现在诸多方面:重塑了自尊与自卑相融合的民族性格,民族自觉性极大地增强;意识形态趋于保守,儒学逐渐归于一体,文化模式走向稳定、内向甚至沉滞僵化;开创了 “绍兴体制”,结束了北宋皇帝“为士大夫治天下”的政权模式,中国政治进入独裁专权时期。这些影响一直延续到20世纪。国之初的政治选择息息相关。那么,南宋统治者为什么要选择偏安?是大势使然还是有意为之?
所有这些特质相辅相成,都与南宋建中国政治为什么会走向独裁?是优化进步还是贻害无穷?
猜你喜欢
-
葛剑雄
-
王晋新,周巩固主
-
徐继畬
-
史念海
-
顾颉刚
-
黎明
-
伍锐麟
-
段云章等编
-
柿沼陽平
-
郑家馨
大家都喜欢
-
蔡崇达
-
文聘元
-
莫言
-
蔡崇达
-
[丹]安娜·艾克博
-
胡成
-
凯瑟琳·麦考利夫
-
凯茜·霍姆斯
-
常青
-
胡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