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赠送实体书籍】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南北的猫”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内容简介:
汉娜•阿伦特极具争议性的著作,对纳粹統治德國時期犹太政策进行全面总结,提出著名的“平庸的恶”概念,引发西方思想界长达五十年的争论
作者简介:
汉娜・阿伦特(1906—1975) 美籍德国犹太哲学家,曾师从于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在海德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自1954年开始,阿伦特先后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开办讲座;她还担任过芝加哥大学教授、社会研究新学院教授。阿伦特以《极权主义的起源》(1951)、《过去与未来之间》(1961)和《论革命》(1963)等为代表的一系列著作及其天才的洞见和隽永的智慧,为当代政治哲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二十世纪政治思想史上令人瞩目的人物。
下载地址:
下载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标签:
文章链接:http://www.dalanmei.com/book-content-2199.html(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读书评论: 更多
  • 李静睿
    12-03
    还是觉得the Banality of Evil应该翻成恶之平庸
  • 别的熊
    03-05
    不知道阿伦特后来想不想把这书副标题吃了,反正我挺想的。人说得清清楚楚:“这份报告探讨的,只是耶路撒冷法庭在何种范围之内满足了伸张正义的要求。” 结果也不知道被什么人买椟还珠式一发挥,全聚焦在“平庸之恶”的探讨上了。 后者是耶路撒冷审判中的重要教训,却不是阿伦特本书要讨论的重点(说实在的,涉及这一概念的篇幅非常有限)。而作者花大力气论证的耶路撒冷审判败笔和“反人类罪”概念的厘清与定义变得少人问津。阿伦特写这书,应该是为了不让以色列在复仇快感中再度滑落犹太人与异教徒二元对立价值观中,同时也防止对犹太人的屠杀演变为"未来犯罪的模版”,是警示和预防作用。但为达成此目的,她大概是做了一些太过简单粗暴的论证。笔记: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401116/
  • Sound_Fury
    12-14
    对比了译本和英文版,翻译得还是有些粗糙,建议有GRE词汇基础的直接读英文版,行文流畅许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