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杰拉尔德・埃德尔曼(Gerald M. Edelman)
理学博士和医学博士,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神经科学研究基金会主席。因对免疫球蛋白分子结构之重大发现,于1972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内容简介
在思索时,我们的头脑里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在一团胶状组织中的物理事件,会产生意识经验的整个世界。这个世界包括了我们所感受到、所认识到,以及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自己的一切因素?2000多年以来,科学家和哲学家费尽心血来思考这些问题,但是直到最近以前,一直没有可能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来回答这些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的全面的意识理论。这一理论对于意识的*基本和*普遍的性质**次提出了一种科学的认识。这些性质是经验的私密性和整体性,同时又有无穷多种不同的意识状态,穷及人们记忆和想象之所能。究竟用什么样的神经过程才能解释会产生这样数量巨大的统一的意识状态呢?这种能力是今天的计算机所远远达不到的。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作者埃德尔曼和托诺尼运用了近代神经科学的全部知识和思想,从迄今建立过的*大的脑计算机模型,直到检测当我们意识到或并不意识到某个刺激时脑活动中实际发生变化的新实验。他们的这些论点是建立在由埃德尔曼在他的三本里程碑式的书籍——《神经达尔文主义》、《拓扑生物学》和《有记忆的现在》——所提出来的根本思想之上的,这些工作把达尔文主义的原理应用于脑的发育和心智产生方面。这一开创性工作的结果对有关意识的许多传统思想提出了挑战:意识过程不断地和很大一部分脑中的各种各样的无意识过程相互作用;意识过程并不局限于某个特定的脑区,而有赖于许多脑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这些相互作用并不彼此雷同,而极富个性。本书中的这些思想强调了每个个体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它们对于哲学和我们有关我们自己的认识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
陈肖生
-
蒂莫西・威廉森
-
弗朗斯・德瓦尔
-
张天蓉
-
莱斯莉・莱文
-
斯科特 · 凯利等
-
诺姆・乔姆斯基
-
尼克・卡鲁索等
-
威尔・威廉斯
-
伯特兰・罗素
大家都喜欢
-
蔡崇达
-
文聘元
-
莫言
-
蔡崇达
-
[丹]安娜·艾克博
-
胡成
-
凯瑟琳·麦考利夫
-
凯茜·霍姆斯
-
常青
-
胡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