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赠送实体书籍】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南北的猫”

没什么好怕的

没什么好怕的
内容简介:
一个无为而治的家庭,如何造就了睿智、有趣的小说家?巴恩斯式自传,坦诚、尖锐、幽默。《没什么好怕的》是家族记忆的探索,更是创作思想历程的追忆。阅读此作,可以一窥巴恩斯所有经典作品的原型。
作者简介:
朱利安・巴恩斯(1946—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父母皆为法语教师,哥哥在牛津大学教授哲学,妻子帕特•凯伐纳是著名的文学经纪人。巴恩斯毕业于牛津大学,曾参与《牛津英语辞典》的编纂工作,做过多年的文学编辑和评论家。
下载地址:
下载没什么好怕的
标签:
文章链接:http://www.dalanmei.com/book-content-12849.html(转载时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
读书评论: 更多
  • 丛林宜歌
    06-26
    进入老年的作家对于死亡的思考。凝视坟墓之作。 因为人类对于死亡的恐惧,才有了宗教和艺术,但两者能带来的慰藉也终究有限。人人都知道人类生命终将结束,就像太阳终有一日将煮沸海洋,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也会灰飞烟灭,但落到自己头上从来不会轻易。巴恩斯探寻了自己血亲们对于死亡的态度,遍访喜欢的作家艺术家们的墓地,把他们此生的最后一刻拿出来反复观看,细细检视,包括勒纳尔、龚古尔兄弟、毛姆、歌德、左拉、蒙田、司汤达、屠格涅夫、斯特拉文斯基,当然也少不了他此前作品中关注的那些人:福楼拜(《福楼拜的鹦鹉》)、肖斯塔科维奇(《时间的噪音》)、西贝柳斯(《柠檬桌子》)。可是,不到最后,谁又能说自己真正弄懂了死这件事?
  • malingcat
    11-29
    非虚构作品,不是自传,亦非小说,哲思与描写,佚事与名言,典雅和幽默,家族史和个人史,全都混在一处。本书的主题是“死亡”——嘴上说着“没什么可怕的”,实则“怕得要死”。巴恩斯在十三四岁时有了死亡意识,但我猜,他真正像左拉那样听到“死亡闹铃”,应该是面对父母的衰老和死亡。60岁的他试图通过本书,缓解面对死亡的焦虑症,所以他侃侃而谈宗教、上帝、时间、自我与记忆。最后也没有什么新鲜的,小说家能运用的唯有文字,用文字证明“我也曾来过这里”。在本书里,再次邂逅“萨马拉约会”,这个古老的死神故事,曾让我非常释然。令我震动的是漫长的衰老过程,作者说:“我害怕像耄耋老人萨默塞特毛姆一样,在沙发后面把裤子一脱,将大便拉在地毯上。”老实说,谁不怕呢?在这个意义上,猝死也不错,老人应该有权决定自己的终结时间。
  • 恶鸟
    06-27
    书做的漂亮,阅读起来也很流畅,有点自传色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