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拉斯・古斯塔夫松Lars Gustafsson(1936-2016)
瑞典诗人、作家、学者。1936年生于瑞典韦斯特罗斯,毕业于乌普萨拉大学,1978年取得理论哲学博士学位。他曾游历东西方多国,1983年起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任教。2003年后,古斯塔夫松回到瑞典斯德哥尔摩安度晚年,于2016年去世。
古斯塔夫松于2009年获歌德奖章,曾荣获包括2015年托马斯•曼奖、1994年古根海姆奖、1990年瑞典贝尔曼奖等在内的多项重量级小说《伯纳德·福伊的第三次易位》《砖瓦匠的午后》,诗集《温暖和寒冷的房间》《上都时光》等。
内容简介
▷歌德奖章获得者,托马斯•曼奖、古根海姆奖、瑞典贝尔曼奖等多项重量级小说主体由主人公留下的三本笔记构成,翻开它们,维斯汀最后的生活轨迹和心路历程徐徐展开。通过敏锐而不失幽默的哲思,平凡人面对生之痛苦的倔强、勇毅得以呈现。
内容简介
▷歌德奖章获得者,托马斯•曼奖、古根海姆奖、瑞典贝尔曼奖等多项重量级文学奖得主拉斯•古斯塔夫松,享誉欧美的长篇小说代表作。<br />▷瑞典作协会员、翻译家王晔倾情翻译。<br />▷“我痛故我在”——癌症患者最后的“告别交响曲”,远离尘嚣的自救之旅,三本笔记里的秘密心声。<br />▷约翰•厄普代克盛赞:一部优美之作,一首冷峻的抒情诗,掷地有声,字字珠玑。<br />————————<br />【内容简介】<br />《养蜂人之死》是瑞典作家拉斯•古斯塔夫松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古斯塔夫松坦言:“这是一部有关痛苦的书,它描绘了由疼痛统治的、通往终点的旅程——疼痛之下,别无其他。”<br />冬日的冰雪开始消融时,由小学教师转行而来的养蜂人拉斯•莱纳特•维斯汀怀疑自己罹患癌症,时日无多。他将未开封的诊断通知扔进壁炉,拒绝在医院度过余下的时光,而选择隐居乡间,独自开始“自救之旅”。他回忆起亦真亦幻的过往,疾病令感受越发敏锐……<br />小说主体由主人公留下的三本笔记构成,翻开它们,维斯汀最后的生活轨迹和心路历程徐徐展开。通过敏锐而不失幽默的哲思,平凡人面对生之痛苦的倔强、勇毅得以呈现。<br />————————<br />【媒体热评】<br />“每年我都会重读古斯塔夫松这部美妙的小说,正如威廉·麦克斯韦尔的《再见,明天见》,这是我至爱的两部小说。它们在构思上截然不同,但同样感人至深。”<br />——美国艺术文学院苏考夫曼新人奖得主、国家图书奖入围作家 布拉德·沃森<br />“每当需要宁静而美好的东西,我就会重读《养蜂人之死》。……我钦佩古斯塔夫松散文的温柔、精准,钦佩他发掘古怪而有趣的琐事的眼光,叹服于小说富于冥思的本质。”<br />——《纽约时报》畅销榜作家 米歇尔·里奇曼<br />“我强烈推荐将《养蜂人之死》与马克斯·弗里施的《人类出现于全新世》两部小说配套阅读!”<br />——美国作家 克里斯·斯卡努瑟姆
猜你喜欢
-
蘇軾
-
王步高
-
[清]张玉彀
-
[美] 莉尔·朗兹(Leil Lowndes)
-
(英)理查德-史蒂芬博士
-
谢泳
-
徐向东 编
-
吴熊和
-
[美]葛艾儒
-
[巴西]克里斯托旺·泰扎
大家都喜欢
-
蔡崇达
-
文聘元
-
莫言
-
蔡崇达
-
[丹]安娜·艾克博
-
胡成
-
凯瑟琳·麦考利夫
-
凯茜·霍姆斯
-
常青
-
胡学文